2011年9月11日 星期日

系列二 第六講 講座報導

講者|魏建宏 臺南市政府交通局局長

撰文|吳彥然 國立台灣大學政治學系博士生

魏局長從目前臺南市的交通問題開始談起,臺南市公共運輸的整體使用率僅有4.7-5.9%,而臺南市的道路多為小巷弄,「運輸服務不足」與「道路擁擠」為兩大交通問題。因此,局長認為紓解交通瓶頸、提供適切、高效能運輸服務,且強調人本低碳、永續環境,為未來臺南市的交通發展重點。

在臺南市爭取成為低碳示範城市時,交通局研擬以低碳、綠能、永續的方向做為交通規劃的,並成為國際間得標竿都市。交通局的發展願景,希望藉由電動接駁公車、與臺鐵結合、使用公共運輸工具進行觀光旅遊(觀光巴士)、智慧化公車、捷運化公車的政策構想等,落實低碳綠能運輸的目標。

為了要落實以上願景,魏局長認為要先落實高效率低碳運輸的策略重點,無縫接駁:結合鐵公路,目前臺鐵在台南有14車站(縱管線),且臺鐵經過之處,為大台南都市發展與人口聚集之處,因此運用臺鐵現有的交通網路,為首要策略。雖然臺南市曾推動興建捷運系統,但推動成效不彰。局長認為,臺南需要的是便捷的交通運輸,捷運並非解決交通問題的唯一作法,大臺南應該利用臺鐵現有的優勢來發展大眾運輸,並結合公車路線,達到無縫接駁的目標。

其次,發展「捷運公車系統」,將公車專用道的概念再做提昇,規劃無交通號誌的公車專用系統。同時,規劃自行車的路網,提供自行車方便安全的使用,並將大臺南自行車路網作一致性的改善。交通局同時與環保局合作,推廣及補助電動車運具,並補助改裝液態石油氣(LPG)運具、補助汰換二行程機車。再強化交通號誌管理效能上,減少車輛停等為首要目標,以減少汽機車之油耗與廢棄排放。

接著,魏局長深入的分析以上各項發展策略,在鼓勵使用電動車與綠能車(非使用汽油之載具)方面,市府規劃給予停車之折扣,或提供綠能車專用之停車位,讓電動/綠能車的使用者在停車上具有優先性。而與臺鐵的接駁上,採用電動公車來連結各地區的中心與衛星城鎮,目前交通局已爭取到10輛電動公車之預算編列,將規劃用於觀光巴士與連結偏遠鄉鎮之用。在行人用路方面,交通局與工務局合作,改善臺南市的人行步道,建構人本友善環境,減少交通工具的使用率,以達到節能減碳的目標。

幹線公車的設計,是希望能夠減少停車站數,提昇運輸效率。而快捷公車的設計,是利用高快速道路系統開闢公車路線,連接距離較遠之城鎮,以便利民眾的使用。而在捷運公車系統(BRT)的設計上,是使用專用的路權的概念,模錢台北市有公車專用道的設計,但其缺點為仍有交通號誌,因此僅有部分路權。交通局規劃初步利用高鐵路線,將高鐵橋下作為公車捷運系統的路線,以及利用小東路,連結永康大灣到市區。然而,由於專用道規劃有其排擠的效應,因此推動公車專用道有其一定的阻力。

在臺鐵捷運化接駁公車的規劃上,即以臺鐵沿線個車站作為中心,作類似於社區巴士路線之規劃,在一小時內提供三班到四班的服務,以便利市民之使用。同時,開闢佳里到新營的幹線公車,減少公車停站數。而電動觀光巴士(CITY TOUR)的計畫上,規劃採用電動低地板巴士來進行服務,連結台南車站與保安車站間的接駁,讓民眾能更快速的到達奇美博物館等景點。

在與民眾的對談當中,民眾提到目前臺南市公車班次太少,不夠便利的問題。魏局長指出,一般公營車船公司都是賠錢的,所以臺南市的交通政策規劃上,並無成立公營的車船公司的計畫,而是希望由民間來經營,而市政府透過輔導與考核,來協助運作民間車船公司。在自行車道的規劃上,正反的聲音都有,而市府的目標並非朝向大量的設置自行車道,而是選擇適合的路段作規劃;而現有的自行車道,則需要時間評估,才能決定是否有所調整。而政府已經爭取到交通部的補助,預計今年底開使設置200台集合式的站牌,除外觀好看外,也能提供更多的行車資訊。

主持人吳茂成執行長提出建議,高鐵高架沿線可以設置自行車道,形成一個環狀的設計,可能會比設置捷運公車系統要來的簡單及有效率。長久以來,臺南交通路線的規劃缺乏節點的設計,而利用沿河岸規劃交通路線,與南北向原有的交通路線作連結,並形成交通運輸系統的節點,作為大眾運輸的重心,也更符合民眾在交通上的需求。

也有民眾詢問台糖小火車路線改為輕軌的可能性,除了減少成本外,亦可增臺南東西向的交通運輸。魏局長指出,目前雲嘉南三縣市有規劃,沿著臺鐵路線作區域軌道運輸的計畫。而捷運系統雖然班次多的,但平均時數為30公里;而臺鐵的平均時數則為60公里,因此延伸高捷的想法並非正確對策,反而是造成運輸效率的下降。

在安平交通壅塞的問題上,魏局長提到目前市政府對於安平交通發展有一個由副市長所主持的專案,從觀光的角度出發,利用運河和安平港,設置接駁船與碼頭,除觀光功能外,亦希望能解決安平舊部落的交通問題。同時利用現有的88號與99號公車路線,進行更完善的規劃,提昇遊客使用大眾運輸工具的機會。而市府也希望改善或新闢堤岸道路,但由於空間上的限制,此點較難落實,但仍為交通局努力的方向。

公共政策的運作需要資源與時間,而政策的推動與落實,亦需議會與市民的支持與意見。因此,魏局長認為,以上針對大臺南交通運輸的規劃,需要2~3年的時間才得以落實,希望民眾能耐心的等待,並支持市政府之在節能減碳上所作的努力。

2011年9月10日 星期六

系列一 第七講

綠色不列顛:從花園城市到永續鄰里

講師|謝統勝 中原大學建築系 專任助理教授

撰文|吳彥然 國立臺灣大學政治學系 博士生

歷史是許多學科的一面鏡,而謝統勝教授的演講即是從歷史發展的角度,來印照出英國都市/社區鄰里的發展脈絡。

近年英國人重視「永續社區」的概念,因為他們認為推廣永續鄰里,才是救國之本。「永續社區」概念源自於百年前的「花園城市」的概念,雖然100多年前的概念,在英國經過發酵以及改革,形成現在英國的發展永續社區/鄰里的重要核心。

謝教授從英國工業化的發展開始講起,當時由於工業發展,人口集中到都市,都市的人口擁擠,造成嚴重的公共問題,為了工業發展,幾乎沒有生活品質。1850年時,英國產生了藝術與工業運動,莫理斯先生提出在工業產品中加入藝術、美學或傳統工藝的價值。1850-1900年維多利亞時期,當時英國人覺得生活缺乏工業是罪惡的,因為工業可以大量製造,用比較合理的價格讓民眾購買。但是工業缺乏藝術,那就是蠻橫的。

英國的發展時期可分為三個時期,老英格蘭、工業時期、新英格蘭。從古到今,英國無論在建築、設計、或社區營造上,都是追求老英格蘭時期的價值,英國人現在講的「永續生活」,說穿了就是希望回到農業時期某方面的美好。而英國的在設計上主要有兩個元素:其一為懷舊印象,英國的房子設計內部現代化,但是外觀環境要回復到老英格蘭時期的樣子,英國人非常堅持。若英國把風力發電機放在正確的位置,可以增加兩倍的發電,但是英國人不願意,原因是英國對視覺景觀的重視,對歐洲人亦相同重要。跟台灣有很大的對比,因為台灣在蓋建築時,不管旁邊的周圍環境。德國在蓋房子時,會注意會不會影響到隔壁的採光與通風,更會考量建築會否影響城市的風場,或是建築會否影響城市的天際線。第二個元素為鄉村風格:類似花園的概念,如1970s所興盛的新風土主義,便是把老東西用新的手法翻新,變成有商業價值的東西。

花園城市

「花園城市」的概念是由霍華德爵士所提倡,他對於很多社會狀況很瞭解,發現很多政治問題還有社會問題需要改革,工業革命對於英國造成很大的傷害,引發他的自省。霍華德爵士從「城鎮」出發,從鄰里鄉鎮一直拓展到國家的概念。所謂「花園城市」即結合鄉村與城市的優點,打造出一個混合體。例如沙特爾的紡織聚落,即是由企業家所打造適合勞工所生活的優良居住環境,也因為其人道精神的設計,紡織聚落輩列為世界重要遺產。

在霍華德爵士落實「花園城市」的概念,有三個主要的案例:

一、 London的雷瑟沃斯( letchworth,1903)

Letchworth為第一個落實花園城市理念的鄉鎮,建築在風土(因應地區風格而產生的意象)樣式,在農村生活中有都市的便利性。在當時資訊不發達的時代,風土建築能反應當時在地的文化與風格,而設計者保留城市的軸線、紋理,因此保留下舊城鎮的精神。除次之外,letchworth交通系統設計順應地形地勢,

堅持保留原有植物,同時進行城市機能混合的設計:住宅、商業、工業區能夠適當的混合在一起(在當時一個非常前衛的概念)。

謝教授強調,一個城市的區域越分明,居民會花太多時間在交通通勤上面,所需的公共建設就會更多,就會需要消耗更多的能源。在台灣,很多人認為區域的混合不好,但謝教授認為一個城市要節能減碳,必須要有適當的區域混合,人

跟人之間的距離也會應此拉近,而由於台灣都市區域規劃的不完善,因而造成都市混亂且不適合人居的問題。美國有一個針對城市分區的研究,發現分區過於明確的國家,通常人民之間的關係都不好,雖然居民都住在住宅區中,但耗費太多時間在通勤上,而沒時間與周遭鄰居有交流,所以現在美國政府已經開始在檢討這樣的分區規劃。

二、 Letchworth

Letchworth市的都市設計上,城市中心為行政與商業區;第二圈為住宅區;第三圈為工業區,雖然「花園城市」之概念反對工業,但為了人民的安居樂業和穩定的工作,所以還是設置工業區,從中我們即可發現英國人務實落實理念的作法。而城市的最外圍則為農業區,可以提供城市所需的食物供給,且所有區域都有林蔭大道做連結。

三、Hampstead garden suburb,1907

Hampstead garden suburb為霍華德爵士後期的都市設計作品,為了讓都市有便利性,與外界也能有所聯繫,因此發展出一個重要的概念,即是城市基地地點的選擇一定要有地鐵與火車,才能連結鄉鎮社區,且能於其他城市相連節。

總結以上三個案例,謝教授認為「花園城市」的概念成功的原因有以下五點:

1. 對於土地的使用是有節制的,是真實的相貌而非表象的樣貌。英國推動「棕地再生」的概念,所謂「棕地再生」即為工業或是破敗的舊城區或被污染的河岸地,作為都市開發的區域,而絕不使用農地或綠地做開發。但是在台灣,都直接從舊有的農地開始徵收開發。現階段我們面臨的除了能源危機之外,就是糧食危機,目前台灣糧食供給率不足,卻又大量開發農地,城市無限的擴張,若這樣的發展狀況繼續下去,太多農地變成重劃區,是台灣的嚴重危機。

2. 跟環境是融合的,注重環境與地形紋理,對於植栽也都採取原地保留的態度,管理跟組織非常良好,凝聚社區的共識。

3. 雖然花園城市反城市生活,但是不否認城市生活的優點,把都市與鄉村的優點作融合,混合的概念讓生活可以自給自足,減少通勤時間,增加居民交流的機會。

4. 人道主義作為都市設計的概念,使居民住在城市裡面感到舒適,而非純粹從機能上去考量,是以人為基礎去設計考量,對於環境相當敏感,注重並堅持人的居住的舒適。

5. 以當代的眼光來看,為永續城市的典型

現代主義的引入與瓦解

二次世界大戰之後,「花園城市」的理念傳播到美國與德國的城市中,但英國面對經濟與社會的壓力,無法繼續發展花園城市。此時,而現代主義(簡單設計無裝飾)引入英國社會,但這種思潮遭受批評,原因就是因為沒有當地風格的加入。

英國於1933年成立「現代建築研究社」,探討建築跟常民的關係,討論現代主義建築,以及如何做一個現代的人,新的建築如何使現代人來做使用。1951年英國嘉年華,為一個現代主義的博覽會,宣告英國要往現代化邁進,同時也給戰後的英國一個鼓勵。

然而,現代主義建築符合戰後的生活需求,但在經濟社會逐漸穩定之後,英國人開始對於現代主義作反思,他們認為現代主義建築無法缺乏傳統鄉村的風格,而且犯罪大都出現在集合住宅之中,形成治安的死角。現代主義建築無法實現人們對於鄉村生活的渴望,因此持續的被拆除,而英國人對於環境的敏感與傳統鄉村的憧憬,造成現代主義的失敗。且經過1970s,女性主義抬頭,社會運動也開始興起,且開放殖民地居民移民英國,社會形態逐漸改變,對於傳統價值有研究的打擊。

後現代與折衷主義

1970s石油危機後,人們開始體悟到能源是會耗盡的,西方人開始思考環境永續的問題。而在1970s1990s間,後現代與折衷主義逐漸發展,這種概念認為科技可以為都市設計與都市問題找到解方,用有限的資源,節省材料,運用科技為基本概念。

謝教授特別介紹英國科技派建築大師,他認為建築是一個社會藝術,可以讓環境更美好,而良好的都市環境,是公民社會的最根本的催化劑。理查羅傑斯所設計的以機械與高科技著稱(建築結構管線都是外露),但皆是以「人道主義」的方式來設計。

理查羅傑斯開始擔任1997年「都市改革組織」 (Urban Task Force)的主席,他希望利用政治的力量來做都市的改革。他認為都市更新的視野必須耕植於優秀的設計,符合美學的標準是最基本的,同時也要顧及社會福祉與環境的大原則,而這種想法這已經跨越到永續的層面。雖然理查羅傑斯專業是綠建築,但他認為一棟完善的綠建築對於都市並沒有太大幫助,一定要擴及到社區與鄰里層面。一個好的永續的城市,必須考量到經濟的發展,也要考慮到法規政策的整體架構。他在《迎向城市復興》一書中,認為要提倡優先利用以往的工業用地,或閒置類敗的都市用地(棕地brownfiled)作開發。

UTF所定義的永續城市有以下幾點特色:尺度合宜且緊湊;多中心的;居住與工作機能混合;社會階層混合(因為目前族群太複雜);絡連結良好(道路系統、公共運輸);設計良好;對環境負責。

永續發展

緊接著,謝教授與我們分享「永續發展」的概念,「永續發展」分成三大層面:環境的永續、經濟的永續、社會的永續。現在的綠建築,注重的還是環境的永續,謝教授認為這充其量只能叫做綠建築,還不夠資格叫做永續建築,因為沒有考慮到社會與經濟的永續。而永續發展的層次,從「能源」、「環境」、「生態」,一直到「永續的社會」都需要考慮到,英國的作法是把重點放在社區營造上面,往往花了三五年的時間來對話與討論,先達成社區的共識,在去發展社區。

面對當前的挑戰,謝教授認為「永續發展」有其必要性,而當前的挑戰有:

全球氣候變遷、都市化的問題、經濟發展的迷思、全球化、生活品質的降低等挑戰。其中,全球化造成地方獨特感的消失,現代人為何要從事社區工作?謝教授認為這因為要發現自己是誰?謝教授問到,想到台灣你想到什麼?想到台南的特色在哪邊?台南的某一個社區的特色又在哪邊?這就是社區發展的精神。若擴及到國家的層級上,國家要持續下去,要知道自己的特色在哪裡,要不然會被同化。

永續城市/鄰里社區

謝統勝教授詢問現場與會民眾「什麼是一個好的城市?」,現場聽眾的回答有防災、人文性、生活的結構且看的到天空、居民對於城市有認同、跟著城市一起成長,有活力且多元化,且具有良好的系統、可負擔的住宅….等。接著,謝教授歸納了以下幾項永續城市的特點:高品質的空氣,乾淨的水與食物;規劃設計良好,管理完善;高品質的公共空間與可負擔的住宅;多元文化與高品質的教育環境(除了學校教育外,成人教育也是重要的發展方向);方便、高效率、低環境負擔的交通系統;高就業率、機會平等、福祉共享;人民有充分表達意見,完全參與公共事務的權利與義務(目前台灣老一輩人的對於表達意見仍有顧忌,尚未到達一個充分表達的公民社會);良好的醫療照顧等。

延續著永續城市的特點,謝教授介紹永續鄰里/社區的構成要素:

1. 愉悅的、健康的、舒適的

2. 擁有地方感與識別上的獨特性

3. 擁有都會生活的便利性

4. 在道德上與實際層面上維持既有的生活品質(現在最難做到的一點)

5. 感性詩意的建築設計,達到美學的價值

6. 同時兼顧社會價值、環境價值、經濟價值

7. 食物、水、能源自己自自足

8. 安居樂業、世代繁衍

9. 高就業率與高品質服務

10. 能夠自行處理廢棄物

雖然台灣目前的發展越來越朝向過度工業化所造成的危機,但其實台灣的發展脈絡與英國相當類似,我們可以學習英國成功與失敗的經驗,從中吸取其方法,並順應台灣當地的民情,轉變成屬於我們台灣的特色,而都市與社區的更新是一條長路,但現在就要開始作,謝教授覺得不要過於悲觀的看待台灣的都市發展。他強調都市更新與社區發展,需要居民長期的對話並凝聚共識,在共同成長的過程中,凝聚出強大的民間力量,使的政府能夠重視,投入更多公部門資源來進行。

2011年8月31日 星期三

系列二第五講 講座報導

講者|吳威達 台南市政府農業局主任秘書 楊從貴 友善大地有機聯盟營運長

撰文|劉芳如 真理大學生態觀光經營學系 研究助理

在綠色城市系列二講座第五講中,吳威達主秘說明的農業局低碳策略,鎖定有機濕地兩個區塊,今日主要分享低碳措施中「有機農業倍增計畫」即有機農業的推動,同時也邀請在地從事生態農業生產的楊從貴營運長分享經營生態農業的概況以及心路歷程。若以生態農業或有機農業作為減碳的措施,有機耕種與碳兩者必須發生連結,講座的開始,楊從貴先生說明了「生態農業。生機無限」與「低碳」及「綠色城市」的關係,根據美國羅德爾協會(US-based Rodale Institute) 進行最久的有機農耕研究發現:有機土壤管理不僅減少石化燃料用量,同時也可降低大氣中的二氧化碳,把在空氣中的碳,貯存在土壤中。該協會的科學家估計,若有機耕種如種植覆蓋作物、堆肥和輪作,在地球上35億英畝的可耕地上施作,則能吸收將近40%的二氧化碳排量,也因此有機農業或許能成為減碳的契機。

台南為一農業縣,與水息息相關,台南享有水與綠的地形地貌,有著重要的水源及灌溉系統,如烏山頭水庫、嘉南大圳、濕地水田,楊營運長提到官田地區,官田即觀田,以水田及菱角田為主要地景,在農業上,人與環境的關係,除了上述的地貌外,還有時序這重要的一環。有機的耕種中,重視作物生長的時序,「夏季菱角冬稻田」,作物的種植是與節氣相配合的。另一方面,濕地,是生命之泉,在水田中有許多形形色色的生物,然而濕地作物,如菱角的種植,面臨病、蟲、螺及雜草威脅,為降底這些危害以換取作物收成,農民使用了各式的藥劑,藥劑除了使所謂的害蟲或雜草消失外,也影響到環境中的其他生物,例如生活在菱角田的水雉等,同時,這樣的化學藥劑使用往往也會影響到人類。楊營運長最後提到有機農業會不會是低碳城市的可能或許需進一步的確認,但有機農業是增糧、物種保育的途徑,雖不確定跟減碳有沒有關係,但肯定跟我們人類福祉很有關係。營運長也說出有機農夫共同的心內話,「這樣的日子雖然辛苦,但可以把青春奉獻在利他的事情上,我們的心靈是富裕的」,如果生活在這片土地上的我們都有這樣的綠色態度,或許的居住環境將更接近綠色城市或低碳城市。

在楊營運長分享結束後,由吳主秘介紹全國第一個由政府成立的有機專區-太康有機農業專區,此有機農業專區位於柳營太康綠色隧道旁的,總面積45公頃,規劃30個出租區塊,承租面積共38公頃,此外專區內亦規劃了2個市民農園區塊,提供民眾採果體驗及有機栽培耕種實際體驗,並且提供有機肥製作以及生態解說定舉辦有機農夫市集活動。未來,營運中心委外後將辦理有機農業推廣及展售,冀成為生態、教育、觀光休閒示範專區,並希望透過自行車專用道結合鄰近景點,串連成適合全家出遊的觀光路線。

在「有機農業倍增計畫」中,農業局希望能將「太康有機農業專區」經驗複製至台南市的各區,在未來「大洲有機農場」,將複製「太康」的營運經驗。「大洲有機農場」,佔地15公頃,就坐落於新市、安定區交接處,是大台南在溪南發展有機農業的重要基地,目前正進行用地取得等前置作業,預計101年初完工。未來土地利用,預計約2.6公頃將規劃為「市民農園」,提供市民親身體驗有機種植,另外也規劃有12個區塊,每個區塊0.5公頃,將開放邀請有志從事有機農業業者進駐,共同推廣有機農業生產。

最後,吳主秘也談到有機農業的挫折,在有機農業的推動上,資源複製容易,但供給需求上的差異往往導致失敗,有需求才能創造供給,因此在有機農業上通路為主要的問題。現場民眾提問時,亦提到是否有機會擴大有機作物的栽種以降低價位,或在通路上是否有機會與量販店合作,固定提供有機食材?這部分楊營運長則說明,有機的耕種,非面積擴大則成本就降低,面積越大則有越多人栽在有機農業上,或許我們應該思考的是「農產品合理的價格在哪裡?」以及「從新思考人與食物的感情連結」如何教育民眾使用者付費的概念,若有共識之後,有機的耕作才會長遠。

[簡報下載]

[補充與延伸思考]

  1. 臺南市政府農業局低碳措施:(1)有機農業倍增計畫,(2)推廣稻草再利用處理,(3)環境綠化-社區植樹綠美化,(4)推廣太陽能光電帶動養殖水車及投餌機,(5)推行畜牧場(養豬、牛場)沼氣發電及沼氣利用,(6)逐年汰換損壞之燈具,改裝較低耗電LED燈具。
  2. 在地力被過度耗損,環境污染愈來愈嚴重,人類健康面臨強烈威脅之際,發展有機農業是未來趨勢,不僅是對生命的尊重、對自然的敬畏、更是對生態的關懷,市府擘畫大台南遠景,十大旗艦計畫中「新農業.新農村.新農人」之農業政策,就將發展有機農業列為其中重點,希望在短、中期時間內,藉由市府擴增有機農業專區、結合民間建立集體產銷平台等方式,讓大台南有機農業無論在面積、產量、產值都能迅速倍增,除提高傳統農業之附加價值外,更希望以此許市民一個健康樂活的生活環境。
  3. 傳統慣行農法,往往在農耕上投入大量的資源,過量施用的氮肥會逸散出溫室氣體如CH4 N2O,並且在密集機械耕作中造成能源消耗。有機農業則減少使用化學肥料及農藥,且有機耕作投入大量有機堆肥,改善土壤品質,促進作物生長,而透過根部碳素釋入亦增加耕地土壤有機碳,可有效的將碳固定於土壤中。
  4. 土壤有機碳庫(soil organic carbon pool)所代表的是土壤有機碳的含量或儲存量,對生物圈而言扮演重要角色,與土壤許多物理、化學與生物性質有密不可分的關係。一般而言,作物透過光合作用將大氣CO2 固定於植株內,經呼吸作用將固定下來的碳再轉化成CO2 回歸到大氣;而植物自身的代謝與分配,配合生長所需,會將光合作用所固定的碳送到各個組織與器官,做進一步代謝或儲存。在這過程中部分代謝物會透過揮發、淋洗等作用,釋出、回歸至生長環境。而土壤有機碳庫會受作物生長特性以及作物因應外在因素的變化如不同耕作制度(輪作、連作)及肥料用量與肥料種類等肥培管理而有差異。
  5. 講座中,主持人林朝成校長也談到社區(在地)支持型農業Community Supported Agriculture,簡稱. CSA),在地支持型農業的主要概念是人們平常生活中的食材為大部分人自己種植作物或是從鄰近的農村採買食物。在這樣的情況下往往能降低食物的里程並創造生活文化。
  6. 食物里程(food mile):食物由生產端送到消費者手上,需要的運輸距離。
  7. 1111日全國有機農業日的誕生,是由行政院農業委員會農糧署於2009年召集全國有機各界討論而訂立。2009年,適逢實施「農產品生產及驗證管理法」,也進行了英國、法國、美國、澳大利亞等二十多個國家有機農產品驗證同等性的評估審查,並推動「新農業運動」:「發展有機農業,推動健康飲食」、擴增有機耕種面積。為紀念台灣推動有機農業重要的里程碑,特訂2009年為台灣有機農業元年,1111日為全國有機農業日,以宣揚台灣發展有機農業的決心,並喚起民眾對於有機農業的重視。以新北市為例,明年九月三日起,將推動國小學童每周~一有機餐,使用在地食材。
  8. 有機食物在台灣是否為食物里程最短者?
  9. 農業推向商品機制進行是否合宜?

[延伸閱讀]

  1. 什麼是社區支持型農業(CSA) http://www.hopemarket.com.tw/?p=4144 http://www.dfun.com.tw/?tag=%E7%A4%BE%E5%8D%80%E6%94%AF%E6%8C%81%E5%9E%8B%E8%BE%B2%E6%A5%AD
  2. 環保署綠色生活網_食材選擇。食物里程http://ecolife.epa.gov.tw/Cooler/project/Vegetable/vegetables_02_1.aspx
  3. 從校園營養午餐—建構社區支持型農業的深層價值www.encounter.org.tw

2011年8月30日 星期二

9/2(五)講座預告

綠色城市講座 系列二
政府部門對話-如何創造出低碳城市新思維與城市創能

時間|9/2()PM:14:00~16:00
講題|臺南市高效低碳運輸服務計畫
講者|魏健宏 (臺南市交通局局長)


經歷|

成功大學交通管理系暨電信管理研究所 系主任兼所長(2006.8~2009.7)

成功大學交通管理系暨電信管理研究所 副教授(1993.8~2001.7)

財團法人中華顧問工程司 交通工程師/運輸規劃師(1986.7~1989.8)


學歷|

Fulbright Foundation訪問學者,Institute for Transportation, New Jersey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USA (1998.8~1999.7)

美國馬里蘭大學運輸工程博士(1993)

台灣大學土木工程研究所交通工程碩士(1984)

交通大學運輸工程與管理系學士(1982)

2011年8月21日 星期日

8/22~8/28 活動預告


綠色城市講座 系列一


時間|8/25 () PM:19:00~21:00
講題|綠色不列顛:從花園城市到永續鄰里





講師|謝統勝 (中原大學建築系專任助理教授
學歷|英國雪菲爾大學建築博士
英國雪菲爾大學建築碩士
經歷|中原大學建築系專任助理教授
逢甲大學建築系兼任助理教授




綠色城市講座 系列二

時間|8/26 () PM:14:00~16:00
講題|政府部門對話-
如何創造出低碳城市新思維與城市創能


主講人| 吳威達(臺南市農業局 主任秘書)



2011年8月20日 星期六

系列一第六講 講座報導

城市美學

講者|張基義 台東縣副縣長/交通大學建築所教授

撰文|吳彥然 國立台灣大學政治系博士生

本次講座的聽眾有許多高中生聽眾,張基義教授首先提到,高中現在有生活與藝術的課程,這是由於目前台灣的產業遭遇了很多瓶頸,若繼續強調知識與製造,台灣產業的發展將會沒有未來性。雖然教育部對於高中的課程的設計有此美意,但在升學壓力下,這門課程並非校方所著重的課程。張教授指出,生活中充滿音樂與美學,而美學不僅是欣賞而已,同時也可以變成產業的一環。相較於其他講者著重在介紹城市的低碳與環保,張基義教授從建築的角度切入,與現場聽眾分享城市美學的潮流。

近十年有一個現象,就是建築美學變成一個城市的重要工作,如北京奧運會的鳥巢和水立方、上海的世博會的各種建築。建築本身不再是一個「功能」,已經成為城市的「名片」,作為城市行銷的品牌意向。張基義教授從當代建築開始講述城市美學,分別介紹Santiago CalatravaAlvaro SizaRenzo PianoRem Koolhaas, OMAFrank O. GehryRafael MoneoTadao Ando等著名設計師的作品,及其建築與城市的關係(詳細內容請參閱張基義教授提供之講稿)

張基義教授提到,從前說「建築是凝固的音樂」,但情況現在已經改變了,建築可以改變且移動,改變其多元的意象表現。而明星建築師的時代來了,建築設計就向品牌一樣,代表著一種個人特色與風格,且開始散播於世界各地。張教授認為我們正面臨一個很有趣的時代,城市需要能夠表現,而建築是最直接的方法,充滿實驗性與創意的建築,將會是現代的潮流。

在與聽眾對談中,聽眾詢問張教授介紹的建築大多屬公共空間,因此聽眾問到:公共空間與都市環境的相容性,例如使用親近度上的表現,而一些美術館、博物館,一般市民較少入內參觀,原因又為何?

張教授回應,建築設計師常常面臨一個問題,也就是被人質疑不了解其他城市,要如何創作?教授認為,很多久居的人,也不見得了解城市的特色與風格,而建築師走遍世界,其設計可能超越主觀,找到超維的份本。創作有很多層面,張教授認為,現在在全世界,外國建築師的時代已經來了,如法國都在找日本建築師,日本則是都在找歐洲建築師,這是因為外國建築師的風格在本地比較少見,因此城市要打造國際建築,比較容易選擇外國建築師,這是一個全世界皆然的現象。如法國40年前的興建龐畢度藝術中心,就是外國建築師的設計。外國設計師對於城市建築的詮釋,在原先城市中比較少見,也因此可以突破城市原有的建築型態與風格。

張教授指出,2000年台灣參加威尼斯建築展,台灣的建築才開始起跑,還有很多的可能性,張基義教授樂觀的看待建築設計的發展。而至於海邊能否有建築物?重點在於建築物作的好不好,而不是像台灣是用制度來決定事情,而不是用品質來決定,在制度規範了建築物的設計時,許多好的東西也因此被屏除掉,因此張基義教授希望建築法規能朝向彈性法規的方向發展。

台南社區大學台江分校執行長吳茂成提到,建築的風格化、產品化發展,會不會與塑膠袋效應一樣,剛開始深受人們的利用與喜愛,但過度消費化下,反而成為破壞人類環境的物品。而由他者設計的建築物,缺乏在地的風格,對於在地的學建築的學子,如何引發他們對在地建築的興趣,該如何面對這樣的問題呢?現在潮流的建築,會否變成五十年後的垃圾袋呢?要如何面對這樣的建築問題。

張教授認為,建築品牌化並非不好,像法國密特朗總理直接邀請貝律銘設計羅浮宮的玻璃金字塔,張教授認為歷史是有趣的,建築在何地產生,終究會融入這個城市。法國建造龐畢度中心與艾菲爾鐵塔的時候,亦有相當程度的反對聲浪;而中國的唐朝會興盛的原因,也是因為融合了多元文化與種族。因此,張教授認為不用擔心建築品牌化對於未來建築界的影響,城市應該以開放的心態像前走,越開放越交流,越國際就越本土。而塑膠是在環保問題上造成很大的汙染,但是利用塑膠所製作的造型椅,卻有相當的造型意義與價值。材料並無廉價與昂貴之分,但創意與工藝則有好壞,這是需要經驗的累積。

台灣青年公民論壇(TYCF)理事長呂家華問到,在張教授的簡報當中,看到的都是獨立的風格建築,若我們把格局拉開,例如台南中西區有很多老建築,請問張教授是如何看待這樣的城市景觀或城市美學呢?若從單一建築師的設計拉開到整個城市更大區域的格局,我們該如何思考?台南運河畔有個計畫案,規劃仿造日本六本木打造一座複合式購物中心,請問張教授這是城市美學嘛?亦或用更多的工法,或更多的藝術工藝去包裝,但反而看不到低碳的設計,不禁令人感到矛盾,到底什麼是「城市美學」?什麼是「低碳城市」?這些建設好像只是更多的開發。而張基義教授提到,現在很多建築的工法並非以傳統方式建造,但台南有許多老屋新力的案例,但許多政府或建商的開發案,勢必要打掉許多老建築才得以興建新建築,所以還是存有競逐土地面積的關係在。而在國外城市美學的概念中,專家或建築師對於公民參與的想法是什麼?參與式設計有可能在城市美學當中呢?又或在地常民的思維與想法是無法討論的,而僅能在社區鄰里的公共建設上面實踐,想詢問張教授如何看待這些看法。

張基義教授回應,其實簡報中介紹的很多建築並非單一式建築,如畢爾包的古跟漢博物館,其3D的建築設計是和周邊的水岸、橋等都是串連在一起的,設計者把古根漢美術館當做城市的連結器,周遭的動線全部結合在一起。以台南來說,老建築的拆除上,張教授認為除非是整區式的凍結保留,且式非常具有歷史傳統的區域,要不然式接上很多大城市還是會以拆除老建築作都市更新為主,或是保留舊建築外觀,但內部設計完全更新,提供新的空間,如里昂歌劇院。國外採取的,是由古蹟專家、結構技師、建築師共同研究如何設計舊建築改造。但台灣的作法不是原封不棟的保留,就是全部拆除,張教授希望台灣對於建築設計要更有信心,是可以有第三條路,作為推動城市向前走的力量。對於台灣,很多形體不存在,但概念復古傳統的構想所重建的古蹟。至於參與式規劃,過猶不及都不好,台灣作了很多民粹式的參與,當然各種民中的聲音是需要表達的,但是決策仍需要專業考量其執行的可能性,要不然程序太漫長,反而造成反效果,張教授認為,在經過民眾參與的程序後,還是需要交由專業的人員來規劃與設計,台灣各類型的審查太多,反而造成拼湊的的現象。

綠色城市系列講座分成兩個系列,系列一由專家學者分享國外城市推動低碳的發展,系列二則是由臺南市政府的局處首長與民眾對談,並介紹臺南市推動低碳發展的政策規劃。這場講座邀請到張基義教授來講述「城市美學」的概念,張教授現在也擔任台東縣副縣長一職,因此同時具備學者與政府部門代表的身分,並藉由多元的角度切入,為與會聽眾帶來不同的思維與感受。


【張基義教授簡報】









【張基義教授講稿】

仿生建築 聖地牙哥卡洛特拉瓦Santiago Calatrava

西班牙天才建築師安東尼高第Antonio Gaudi 1852出生於巴塞隆納百年後後繼有人,1951年出生的瓦倫西亞之子聖地牙哥卡洛特拉瓦是位建築師、工程師、畫家、雕塑家、家具設計師,以解決高難度數學程式為樂,精通七種語言。聖地牙哥卡洛特拉瓦在瓦倫西亞取得建築學士後離鄉背井到瑞士聯邦理工學院修得結構工博士,32歲贏得瑞士蘇黎世火車站國際競圖發跡,執業二十年間於世界各國設計了無數知名的車站、機場、橋樑、美術館、教堂。大型工程顧問公司習慣性的將車站、機場、橋樑等大型的基礎建設設計成乏味無趣,僅符合基本機能的笨重結構體。能將基礎建設轉化成城市美學的藝術品,聖地牙哥卡洛特拉瓦堪稱箇中翹楚。舉世聞名的建築大師通常需要時間來證明其卓越的創意,當美國建築大師法蘭克蓋瑞Frank Gehry七十一歲,英國建築大師諾曼福斯特Norman Foster六十五歲時,聖地牙哥卡洛特拉瓦Santiago Calatrava年僅四十九後勁可期。聖地牙哥卡洛特拉瓦作品捨棄一般建築以外牆包被空間,而以白色外露骨架式結構界定空間。其創意靈感源自動物骨骼、鳥翼、植物。軸線對稱反覆的各種曲線,組構成如音樂般的韻律、眼睛的睫毛、鳥翅的關節、羽毛的結構、魚骨的結構,移動式的結構宛如如百葉般開合。聖地牙哥卡洛特拉瓦的作品與周遭建築不盡協調,卻與自然的地景生命直接對話。人類在文明的發展進程中創造出各式各樣的形式、符碼,聖地牙哥卡洛特拉瓦直接師法自然的形體與次序,用純粹的結構、幾何、藝術創造出能與大地對話的建築。對聖地牙哥卡洛特拉瓦而言,建築一詞等同於機能構造物、精緻雕塑品與工程元素的綜合體。聖地牙哥卡洛特拉瓦具有建築與結構雙重學位與專長,事務所分佈於蘇黎世、巴黎、瓦倫西亞,跨領域、跨國界的專業整合將為新世紀描繪出清晰的風貌。

作品:

  1. 瓦倫西亞藝術與科學城 : 烏托邦式的文化建設

  2. 拉里奧哈葡萄酒廠:大地律動的雕塑

  3. 密爾瓦基美術館增建 : 城市與自然地景的調和器

  4. 雅典奧運體育館 : 奧運回家雅典蛻變

  5. 里斯本新車站 : 城市門戶新意象

  6. 里昂高鐵車站 : 新世紀的轉運站

附註:

  1. 聖地牙哥卡洛特拉瓦事務所網址http://www.calatrava.com/

  2. 瓦倫西亞藝術與科學城 / 網址http://www.cac.es/

  3. 西班牙埃爾謝Elciego戈葡萄酒廠La Rioja, Bodegas Ysios / 網址www.domecqbodegas.com

  4. 密爾瓦基美術館增建 / Milwaukee Art Museum addition / 網址http://www.mam.org

  5. 希臘的文化奧林匹亞四年/ 網址http://www.cultural-olympiad.gr/

  6. 里斯本車站Oriente Station / Lisbon, Portugal

  7. 里昂高鐵車站LYON - Airport StationSatolas, Lyon, Rhône (69), Rhône-Alpes, France

---

建築詩意:阿爾瓦羅西塞Alvaro Siza

1933年出生的葡萄牙建築師阿爾瓦羅西塞Alvaro Siza堪稱葡萄牙建築一代宗師。西塞的作品,常以簡單卻極其優雅的白色立方體構築美感震憾人心,對建築尺度的精準控制與環境協調獨樹其創作風格。西塞自道在建築上追求精準與簡潔 "What I appreciate and look for most in architecture is clarity and simplism.”西塞曾在1992年榮獲建築最高榮譽普立茲克建築獎,並於2002年獲得威尼斯建築金獅獎。西塞尊重歷史與環境涵構,採用當地建築常用的花崗岩,以簡潔的形體把時代精神與歷史環境巧妙地融合在一起,適切的彰顯建築與環境和諧之美。以七十歲的高齡還持續創作,西塞說:建築師是無專業的專業人員。建築必須整合各種專業,並保持非專業化的綜合能力。因此建築師需具有廣闊的視野,不受具體知識的限制。

作品:

  1. 人造與自然,光與影的對話:里斯本世界博覽會EXPO 98’葡萄牙國家館
  2. 白色純粹的宗教地景:聖瑪利亞教堂Church of Marco de Canavezes
  3. 和諧輕盈的新地景:塞拉維斯當代美術館Serralves Foundation, Museum of Contemporary Art
  4. 杜羅河口的錨定建築:波爾圖建築學院FAUP - School of Architecture at Oporto University
  5. 光與地景的聯繫:阿威羅大學圖書館Aveiro University Library
  6. 嵌入峽灣的餐廳:波.諾瓦餐廳Boa Nova Tea House and Restaurant
  7. 加里西亞當代美術館Centro Galego de Arte Contemparánea:現代建築留白之美與傳統建築和諧共存

附註:

  1. 普立茲克建築獎阿爾瓦羅西塞得獎網http://www.pritzkerprize.com/siza.htm
  2. 博覽會館Pabellon de Portugal en La Expo'98 / Alvaro Siza, 1997 (Lisboa, Portugal)
  3. 葡萄牙聖瑪利亞教堂Church of Marco de Canavezes in Portugal / Alvaro Siza 1997 / Parochial Centre of Marco de Canavezes
  4. 葡萄牙塞拉維斯當代美術館Serralves Foundation, Museum of Contemporary Art/ Alvaro Siza Vieira 1999 / 210 Rua D Joao de Castro, Porto, http://www.serralves.pt/, +351 22 615 6500
  5. 葡萄牙波爾圖建築學院FAUP - School of Architecture at Oporto University / Álvaro Siza 1993 / Via Panoramica road, just south of Rua do Campo Alegre in Porto / +351-22-605-7100, +351-22-600-2968
  6. 葡萄牙阿威羅大學圖書館Aveiro University Library / Siza 1995 / Campus Universitário de Santiago,3810-193 Aveiro,Portugal / +351-234-370-200 / www.ua.pt /
  7. 葡萄牙波.諾瓦餐廳Boa Nova Tea House and Restaurant / Siza; 1963 / Leca da Palmeira, Matosinhos
  8. 葡萄牙海濱游泳池Ocean Swimming Pool / Siza 1966 / Leca da Palmeira, Matosinhos
  9. 西班牙加里西亞當代美術館Centro Galego de Arte Contemparánea / Siza 1993 / Rúa Valle Inclán, Santiago de Compostela / www.cgac.org
---

建築藝術家:倫佐皮亞諾Renzo Piano

倫佐皮亞諾Renzo Piano1937年出生於義大利港灣城市熱那亞的土木營建世家,其祖孫三代與親戚大多從事土木營建業,但是皮亞諾唯獨挑選與文化有密切相關的建築為其終生志業。如同達文西Leonardo Da Vinci 和米開朗基羅Michelangelo 大師。皮亞諾清楚地瞭解經典義大利哲學和傳統,但以當代科技來解決不斷變化的建築課題。他生平第一個設計是1969年的日本大阪博覽會的義大利工業亭。這個傑出的小設計吸引了英國年輕建築師理查羅傑斯Richard Rogers與其合作,共同參與並贏得了巴黎龐畢度藝術中心的大型國際競圖。龐畢度藝術中心的設計,將建築結構與設備管線外露並以鮮豔的色澤區分,對當時發展的"高科技建築"給予全新的定義。爾後,皮亞諾以細緻的材料特性與結合工匠的直覺,創造出一系列融合藝術、工程技術極具人文主義的完美建築。1998年獲頒普立茲克pritzker建築獎,被讚譽為一位真實的藝術鑒賞家,持續的探險解決當代建築的技術問題,並將建築推向更廣域的藝術實踐。昔日贏得法國巴黎龐畢度藝術中心的義大利年輕建築師,今日已經成為全球競相邀約的建築大師。美國休斯頓Menil Collection藝術館、日本關西機場、德國柏林柏茲坦廣場開發案、新卡里多尼亞文化中心、即將興建的紐約時報總部、英國最高的超高層辦公大樓都是皮亞諾的跨國傑作。

作品:
  1. 大地雕塑:瑞士伯恩保羅克利藝術中心 Zentrum Paul Klee
  2. 傳統建築語彙成功現代化的建築典例:南太平洋新克里多尼亞堤堡文化中心Tjibaou Culture Center
  3. 工業港灣都市水岸空間改造:義大利熱那亞1992世界博覽會港灣再開發計畫Columbus International Exposition
  4. 神奇的曲面狀預鑄凝土散光器:美國休士頓曼尼收藏博物館Menil Collection Gallery
附註:
  1. 建築師倫佐‧皮亞諾Renzo Piano網址http://www.rpbw.com
  2. 龐畢度藝術與中心網址http://www.centrepompidou.fr
  3. 保羅•克利藝術中心網址http:// www.paulkleezentrum.ch
  4. 堤堡文化中心網址http://www.adck.nc
  5. 休士頓曼尼收藏博物館網址http://www.menil.org
  6. 加州科學館California Academy of Sciences, http://www.calacademy.org/

---

建築革命家:雷姆庫哈斯Rem Koolhaas, OMA

千禧年獲得普立茲克建築獎的雷姆·庫哈斯Rem Koolhass1944年出生於鹿特丹,曾經當過記者和電影劇作家。七零年代在倫敦建築學院AA School學習建築,1974年與札哈哈蒂Zaha Hadid等人創立了大都會建築事務所OMA,歷經法國圖書館 (1981)、拉維萊特公園(1982)等幾個國際競圖雖未獲得首獎,但OMA驚人的建築創意開始撼動建築產業左右建築思潮。庫哈斯的建築創作以現代主義的為基礎,融入超現實主義的概念與消費的社會意義。通過建築創作來傳達潛意識與人類的各種思想動機,兼具解構主義的特徵與通俗文化的色彩。庫哈斯的大都會建築事務所OMA (The Office for the Metropolitan Architecture) 從事當代建築、都市生活、一般文化性議題的創作與研究。庫哈斯發表下列許多革命性的建築理論著作:《癲狂的紐約 Delirious NY》(1978),做為運用社會學研究建築問題的開端。《小、中、大、超大SMLXL》(1995),轉化現象學的知識為建築概念。《大躍進Great Leap Foward(2002),建構中國珠江三角洲建築和都市狀況的研究。《哈佛購物指南The Harvard Design School Guide to Shopping(2002),探討購物和消費對城市發展的影響。近日庫哈斯又在紐約成立了另外一家AMO事務所,主要針對媒體、財務、科技、藝術等議題提供策略與原創的概念。AMO同時關注建築與人類行為、商業、文化的關係。荷蘭建築明星庫哈斯所帶領的 OMAAMO、哈佛設計學院的設計研究產生驚人的建築影響力獨步全球。庫哈斯設計北京中央電視臺CCTV即將於奧運開幕前夕落成,捨棄終極高度的無謂競爭,創造環狀立體聯貫的北京新地標,將一舉顛覆人類對高層建築的所有想像,庫哈斯毫無疑問的已經是主導全球的建築師和理論家。

作品:
  1. 捷運共構建築 : 伊利諾理工學院學生活動中心IIT McCormick Tribune Campus Center
  2. 多面切割寶石的音樂聖堂:波爾圖音樂廳Casa da Música
  3. 都會的公共客廳:西雅圖公共圖書館Seattle Public Library
  4. 內外交融的折版建築:鹿特丹當代美術館Kunsthal Rotterdam
  5. 神秘的黑盒子:首爾三星兒童教育及文化中心Leeum

附註:
  1. 美國芝加哥伊利諾理工學院Illinois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 www.iit.edu /
  2. 葡萄牙波爾圖音樂廳 Casa da Música / www.casadamusica.com /
  3. 美國西雅圖公共圖書館The Seattle Public Library / www.spl.org /
  4. 荷蘭鹿特丹當代圖書館Kunsthal Rotterdam / www.kunsthal.nl /
  5. 韓國首爾三星兒童教育及文化中心Leeum / leeum.samsungfoundation.or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