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色城市指標】
講者/鄭福田 國立臺灣大學環境工程學研究所兼任教授
撰文/呂家華 國立台灣大學政治學研究所碩士生
由於城市在處理氣候變遷的議題上有相當的重要性,今年夏天在臺南,我們開始了一系列的綠色城市系列講座,邀請學者專家以及臺南市府各局處首長一起和市民集思廣益,要如何共同將臺南市打造成為一個低碳城市。講座第一場於7月7日晚上七點在瑪莎羅芙揭開序幕,由國立臺灣大學環境工程學研究所的兼任教授鄭福田跟我們談談什麼是「綠色城市指標」。
鄭教授首先從目前全球綠色城市發展的狀況,跟我們做一個基礎式的介紹,讓我們了解不同的國家,因為地理位置、土地面積、人口分布以及產業結構等的不同,發展低碳城市的潛力與目標也就不一,對於減碳的立場也會有所不同。例如瑞典哈姆濱湖城側重的是資源回收,美國夏威夷、日本富士山、英國貝丁噸社區和巴西庫里提巴各自聚焦發展的低碳策略則分別是再生能源、節水與節能、低碳建築以及生態綠美化。
其次,鄭教授也提醒我們,要建立一個綠色城市的指標不是那麼簡單。因為,要取得一個城市中與氣候變遷或是節能減碳的相關資料是困難的,這涉及這個城市中不同行動者的不同位置與利益,以及這個城市在其國家與其他城市相較所獲得資源的差異。即便如此,綠色城市指標的建立,仍是有其必要性。因為這些指標的建立,可以幫助我們了解及判斷這個城市的氣候變遷政策、排放程度和排放的趨勢。藉由這樣指標建立的評估與資訊揭露,提供這個城市的所有參與者更加詳細的思考什麼是低碳城市?當我們在說到「低碳」二字時,我們想到的是什麼樣的畫面?是家家戶戶都是使用再生能源所產生的電?或是馬路上出現的是電動車這類的交通載具呢?
講座的最後,鄭教授也鼓勵我們去了解、探究國外訂定什麼樣的綠色城市指標,不過,必須跳脫國外的架構。因為,真正需要進一步釐清的應為這些指標建構背後的成因是什麼?有什麼樣的政治或是經濟、社會的脈絡使然?並且回到臺南的土地上,設想影響臺南,在低碳城市發展過程中,重要的評估因子到底是什麼?就如,現場與會者吳茂成老師提出我們或許可以思考濱海的臺南市,長久以來所擁有的國際級濕地如此重要的生態資源,以及烏魚捕撈、虱目魚、曬鹽等漁鹽產業資產等,有沒有可能成為我們臺南市發展低碳城市的重要立基?也唯有如此,才有可能將這些評估指標、制度與數據,與其背後真正的意涵連結到我們的日常生活中,勾勒出屬於臺南市的低碳城市願景。
鄭教授的開講,適逢環保署協助地方政府推動低碳示範城市建設工作,在臺南市進行第二階段進行遴選評比的日子。我們希望臺南市有機會成為除了澎湖與金門2座低碳島外,4個低碳示範城市的一員。然而,為了避免臺南市未來低碳城市的發展,受限於行政目的和程序而僵化,迷失於政策資源的爭取與敵我關係的對立中而背離初衷。或許,我們可以試想,如果有一天,我們臺南市關於低碳城市的規劃與設計,可以如文中所提的德國弗萊堡一樣,市政府只負責制訂大方向的目標和相關低碳、永續的指標,其他包括街道劃設、建築設計、公共設施等等細部規劃,全部交由當地民眾組成的論壇來討論決定,政策規劃者成為協力者,由市民選取議題中不同面向的專家、技術官僚以及決策者一同討論,規劃者協助更多平台的建立與網絡節點的連結,那麼,屬於臺南的低碳城市會是什麼樣子呢…
[活動照片]
[鄭福田教授簡報] (按此顯示)
大綱
一、前言
二、國際綠色城市發展現況
三、國際相關評估指標
四、我國低碳城市推動情形
五、綠色(低碳)城市指標
六、結語
[延伸閱讀]
弗班區 德國永續社區的標竿(李育豪,低碳生活部落格,2008/01/16)
地方環境行動國際理事會(International Council for Local Environmental Initiatives, ICLEI)
低碳城市遴選與計畫書結構撰寫(鄭福田,2010/09/15)
低碳示範城市競逐遴選及評決須知(環保署,2010/09/09)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